y3066416

5月15日05:12来自Android客户端浙江

楼主

省级优秀案例公布!嵊州入选


嵊州样本

近日,浙江省公布婚俗改革优秀案例,嵊州入选。我市以机制创新破题、阵地赋能增色、服务升级提质,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婚俗改革实践路径,共同打造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的“嵊州样本”。
嵊州以“组织、阵地、体系”等创新为抓手,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整合财政资金与第三方服务力量,推动部门、乡镇条块联动,并创新“家宴中心准入制”“四会组织约束制”,将移风易俗转化为基层治理“硬指标”。

在婚俗服务场景建设与群众服务提升方面,嵊州深挖“剡溪山水”“数字爱情”元素,建成沉浸式5A级婚姻登记中心,配套数字互动、乡镇喜宴中心与户外婚礼基地。

嵊州市聚焦创新模式
推动婚俗改革走深走实

聚焦组织创新,强化婚俗改革保障

一是强化婚俗改革组织领导。
建立嵊州市婚俗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婚俗改革实施方案,乡镇(街道)和部门成员单位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一指挥、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

二是制定婚俗改革实施细则。
深入调研全市婚俗陈规陋习真实情况,分析婚姻观念、结婚仪式、婚姻生活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探索符合“富乐嵊州”建设要求的婚俗改革方法和路径,制定完善婚俗改革实施细则。

三是完善婚俗改革要素保障。
婚俗改革工作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保障,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社工、村嫂、志愿者等进村(社区)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持续推进婚姻登记、婚俗改革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多方联动。

聚焦阵地创新,强化婚俗改革品牌

一是建成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机关。
新建婚姻登记中心总面积达1314平方米,突出“数字爱情”和“嵊州剡溪”元素,内设“缘起嵊山·情定剡水”婚俗文化展示区、嵊山剡水颁证厅和沉浸式体验区,投入运行以来共见证6000多对新人步入幸福殿堂,并成为嵊州“网红打卡地”。

二是搭好基层婚俗改革平台。
依托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婚俗改革宣传和婚姻家庭辅导,分发婚俗改革倡议书、宣传册3.2万余份,进村入户宣传18.9万余户;建成15个村社婚俗改革示范点、6个基层婚姻家庭辅导站、2个村镇婚俗改革喜宴中心、2个村镇户外婚礼基地,积极传播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全域建立村(社区)家宴中心准入制度,鼓励新人在家宴中心举办婚礼,倡导婚事新办简办。

三是擦亮“暖心服务”金名片。
成立嵊州市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和婚姻家庭协会,创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幸福港湾”工作室,打造“剡家和”家事调解品牌;组织开展集体颁证、“市长颁证日”“钻石婚”“白金婚”等特色婚俗活动,共举办5场“缘起嵊山·情定剡水”大型集体婚礼和5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举行39场集体颁证活动。


聚焦体系创新,强化婚俗改革氛围

一是坚持党员干部带头。
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嵊州市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若干规定(试行)》,党员干部切实做到“五个带头”,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积极宣传倡导并参与婚俗改革。

二是推进基层群众自治。
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家宴中心准入制度、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全部上墙,有效运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基层群众组织功能,推动婚俗改革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不断浓厚婚事新办、简办的婚俗改革氛围。

三是联动各级部门发力。
人民法院依托“最美村嫂”调解工作室、“燕子等你”妇女维权工作室等特色工作室,做好婚姻家事案件的调撤工作。妇联线上畅通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线下充分利用共享法庭、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枫桥式”妇女之家等阵地开展服务,新建及提档升级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21家。在鹿门书院、新华书店、艇湖公园设立家庭教育特色服务基地,培育“嵊州·嘉育”品牌,开展“家门口”特色婚姻家庭教育活动。

省级优秀案例公布!嵊州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公布!嵊州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公布!嵊州入选省级优秀案例公布!嵊州入选
浏览量:1079 [删除]
3 分享到
分享
评论
发帖客服举报APP下载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第一时间知晓本地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