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周报 | 网络贷款还要往里搭钱?小心落入网贷骗局!
全
民
反
诈
2025年4月12日至4月18日,全局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起。
案件类型
从案件类型看:引诱汇款类诈骗2起,网络刷单类诈骗1起;买卖游戏装备类诈骗1起;网络购物消费类诈骗1起;网络贷款类诈骗1起;代办驾照类诈骗1起。

受害人年龄段
从受害人年龄段看:18岁及以下0人,19岁—50岁6人,51岁以上1人。

网络贷款类诈骗

2025年4月15日,钱某收到一条请求添加微信好友的信息,添加成功后,对方询问钱某是否需要资金周转,并向钱某介绍了“小米金融”网贷APP,对方称在该平台上贷款无需抵押,只要申请成功便能立即放款。确实急需资金周转的钱某听后心动了,便点击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该APP,注册账户并申请了贷款。不久,钱某打开平台,看到已成功申请到了55000元的贷款,此时,“在线客服”告知钱某称由于钱某银行卡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贷款被冻结无法提现,并发给钱某其经理的“米聊”账号,要求钱某找其经理帮忙解冻。听到贷款被冻结,心急的钱某立即联系了“平台经理”,“经理”看了钱某的申请订单后告知钱某第二天会帮忙解决。4月17日,“经理”告知钱某解冻贷款需要先缴纳5500元解冻费,后期,解冻费和贷款会一并返还到钱某的账户。急于拿到贷款的钱某,二话不说便将5500元转到了对方指定账户上。转账后,“经理”又以解冻失败需要缴纳11000元的认证金为由要求钱某继续转账,钱某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立即报警。钱某共计被骗5500元。
警方提醒
1.面临资金困境、需要借贷,切记要通过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2.不要轻信任何网友、网站、手机应用发布的贷款广告,不扫描、不点击任何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和链接,避免让骗子趁“需”而入。
3.银行和正规贷款公司都不会要求借款人预先支付解冻费、认证费等各类费用。
举报和咨询电话:110或96110(全国反诈专线)
不听不信不转账
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嵊州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