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富乐嵊州美好蓝图,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要求以及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等,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城乡统筹、节约集约、供需平衡、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2025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和方式,以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高质量推进嵊州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为加快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富乐嵊州新蓝图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二、基本原则1.控制增量,深挖存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力度和存量挖潜力度,优先供应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优先保障民生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用地需求,合理保障普通住房用地供应,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统筹兼顾,城乡联动。按照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要求,突出开发区(高新园区)、高铁新城等平台建设,加快五大中心镇培育和“和美乡村”建设协调发展,打造特色小镇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4.严格政策,节约集约。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严格规范土地供应方式,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土地出让方式,严格土地使用标准,促进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用地。三、供应计划根据我市近几年供地情况分析,结合我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计划供应土地面积与2024年度(除单独选址项目外)基本持平。具体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供应结构及供应布局如下:(一)供应总量嵊州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3642亩左右,其中国有存量建设用地供应323亩左右,占9%;消化历年批而未供土地及2025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供应3319亩左右,占91%。(二)供应结构嵊州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商住用地1376亩,占总量的38%;工矿仓储用地为1681亩,占总量的46%;其他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用地等585亩,占总量16%。(三)空间布局嵊州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围绕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突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高铁新城等平台建设,以及中心镇功能完善与和美越乡建设的协调发展。其中市区(含高铁新城)1707亩左右,占总量的47%;开发区(高新园区)为1274亩左右,占总量的35%;五大集镇为550亩左右,占15%;其他乡镇111亩,占3%。四、保障措施(一)确保计划执行的严肃性,提高实际操作的灵活性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实施的具体地块由正式项目和后备项目两部分组成,实行适度弹性管理。列入后备的项目在不突破供应计划总量控制的条件下视作符合供应计划。因土地市场或有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确需调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各乡镇(街道、开发区)等应当向市自然资源局提出计划调整方案,经市自然资源局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进行调整。(二)健全协调机制,确保计划落实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发改、自然资源和住建等部门的定期会商、政策协调、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定期协调解决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加快审批。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协调,遇到困难问题及时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研究解决,确保计划的实施。(三)加强动态监管,提高计划执行率健全计划执行的动态跟踪和监督管理,特别是定期开展增量存量、用地结构、开发利用和价格变化等指标的分析研判,及时总结计划执行情况。对因特殊原因影响供应计划安排的,及时会同相关部门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来源: 市自然资源局